在世界各地,婚姻的力量正在逐步衰减。
在全球范围内的国家,越来越多的男人和女人们完全放弃了婚姻,而不单单是推迟结婚。在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初期的女人中,未婚人群人数的比例在丹麦占29%,意大利占18%,黎巴嫩占22%,利比亚占32%。
而在美国,六个女人中就有一个在她们四十岁之前没有结婚。在日本,这个比例近乎相同,并且曾一度接近美国的最高比率。
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单身人数超越结婚人数,即大部分成人目前生活在婚姻之外,如单亲父母,与另一半处于同居关系,或者单身。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分娩、儿童保育以及抚养孩子正在让步于更多样化的社会结构。在当今美国所有的分娩中,每五个新生儿中就有两个将由单亲妈妈抚养。
在一个世纪以前,处于婚姻生活之外的那些人们这么做是由于逃亡或配偶早逝的原因。而如今的情况则不太一样,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离婚、分居、同居或者是渴望保持单身。
逃避婚姻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是由于对个人自由、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渴望以及对牺牲奉献的厌恶而形成的“自我伦理观”吗?或者是其他力量在起作用?
起作用的因素有很多。这包括:
·女人不再因为经济原因而嫁人的这种经济现实性;
·新的性别准则,这个准则削弱了丈夫应该成为一家之主而妻子应该为了丈夫而委曲求全的老观念;
·期待婚姻能带来亲昵、情感、沟通以及性满足方面更高水平的期望;
·婚姻本身深化的矛盾。
这矛盾有很多种形式。在一些矛盾中,它是一种这样的观念,婚姻是父权制的产物,这需要女人做出不成比例的牺牲。而在其他的矛盾中,它是一种这样的信念,婚姻是过时的,因为其太过于限制并且不能给予个人成长的空间。还有些人排斥婚姻是因为在很多婚姻中发现机能障碍。近期,一个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测验发现,半数的成年人感觉如果人们除了结婚和生孩子以外优先做其他事情,这对社会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婚姻的衰减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这是不可预知的。婚姻的一个历史性职责是抚养小孩和赡养老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建立起相关体系,能够以优势为基础,并将当今家庭多样化的弱势减少到最小。
婚姻依旧是爱情的最高保障。
尽管离婚和未婚同居的比例很高,但绝大多数的美国成年人会结婚,并期望他们的婚姻能够长久。婚姻仍是这社会中誓言和爱情最有力的见证。
当然,婚姻也是一种法定的状态,并且它与超过千余条权利和保障有密切的关系,包括税务、医疗、社会保障、伤残以及退伍军人的利益。婚姻同样也有大量的经济效益,至少是在收入超过另一半施加消费的时候。
但是婚姻更是一种情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它带来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来评判的。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婚姻将是他们最为持久和最为亲密的关系。
然而正如在婚姻中出现的种种期待,婚姻关系已经变得更加不确定了。与1950年的夫妻相比,如今的夫妻事实上很少花时间和另一半或他们共同的朋友进行交流,这体现在他们投入工作的时间大量增加。由于缺少明确界定的标准,夫妻就必须协商如何分配家庭角色和职责,这就是在第二次婚姻中的一个特别的问题。
婚姻是陷入浪漫幻想的一种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种夫妻必须承担生活中最复杂任务的关系,这些任务包括:协商权利、权威以及多年后的决策问题。这也难怪这么多的婚姻会动摇。